2024年4月24日 星期三
把這篇文章貼到Plurk噗浪 把這篇文章貼到twitter 把這篇文章貼到FaceBook
從中國車市看台灣運勢(下)
AUTONET記者:蔡致堅(07/27/2006)
字級設定:
雖說華晨駿捷與廣州豐田凱美瑞等新車的上市,是引發中國價格戰的導火線,但真正可能導致中國汽車市場價格崩盤的,則是淡季後所增加的庫存壓力。

中國從5月1日開始的長假,讓當地乘用車總銷售量較去年同期下降12.5%,到了六月情況更加惡化,單月銷售總量竟然下跌4.2%,正因為銷售量下滑引發各車廠與經銷商深怕庫存增加浮上檯面,最簡單的治標方法就是降價,這也引爆中國汽車市場價格大亂的主因。

雖然促銷降價能在某種程度上使買氣回溫,但根據中國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會表示,正因為車廠與經銷商開始進行降價促銷,消費者則抱持觀望態度,期待新車價格能更下滑,所以不少人士捧著錢卻不出手購車,這下頗讓車商傷透腦筋。當然讓中國車界所擔心的,莫過於這種惡性循環是否會持續下去,最終發生價格崩盤的慘狀。尤其中國車市淡季為七、八月份,這樣的買氣低迷勢必要等到九月份才會回暖,因而讓不少車商期待中國國慶長假前的熱潮。不過消費者所持的觀望態度,卻是決定庫存量和買氣的最大因素。

目前中國汽車市場淡季已經過半,車商與經銷商仍在苦撐中,在這場降價大潮中,受益最大的莫過於消費者,但淡季的車價卻不一定是全年最低處,這會不會引發另一波觀望潮尚不得而知,不過可以確定的是,一旦價格崩盤,那經銷商和車廠的利潤就受到擠壓,縱使整體銷售量向上攀升,獲利卻不比過去好,或許這種惡性循環將一直持續下去,這對中國汽車市場來說並非好事。

反觀台灣汽車市場,雖不致於價格崩盤,卻已經產生產銷不平衡的狀況,在2004、2005兩年為了充量車商釋放不少新古車,表面上年銷售突破50萬輛非常風光,卻種下2006年車市冷清清的慘狀。分析台灣車市原因,一來受到卡奴問題所改變的個人信貸,讓購車門檻變得更嚴苛,另一則是汽車市場趨近飽和,依台灣汽車市場規模來看,45萬輛應該是最高點,40萬輛則各車廠均能共存,然而車廠不斷推陳出新,新車蜜月期早就縮短至1個月,甚至還少;再者因前兩年為了量所充斥的榮景假象,導致許多車廠紛紛提高產能,任誰也料到會發生卡奴問題的金融事件,購車反倒成為一種負擔,因此在2006年出就開始出現買氣疲乏,市場幾乎沒有熱絡過,甚至還一直往下滑。

不知道兩岸都是華人的緣故,汽車市場的狀況幾乎都差不多,如果眾車廠能靜下來想想未來該怎麼走,而不是一味地降價求量,或許在經營上不至於讓價格崩盤,車廠、經銷商獲利降低,進而影響後續的服務,倒楣吃虧的還是消費大眾。


   新聞列表(07/27/2006)

從中國車市看台灣運勢(下) 從中國車市看台灣運勢(上)















   
▲TOP

AutoNet汽車日報 版權所有 禁止轉載 c 1996-2011 AutoNet.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2)2768-9907 Fax:(02)2749-287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