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4日 星期三
把這篇文章貼到Plurk噗浪 把這篇文章貼到twitter 把這篇文章貼到FaceBook
觀點:發人深省的北歐學..
AUTONET記者:盧佛青(02/27/2007)
字級設定:
最近有本新書「ICE北歐魅力」,在連鎖書店架上相當熱門,不久前商業週刊也報導了全球最快樂的國家丹麥,在亞洲一直視本地自己為全球發展潛力最大市場的我們,似乎覺得21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這句話馬上就要實現,所有具備世界第一、全球創紀錄等的重要政經事件,好像也與必須與中國或大中華經濟圈劃上等號,在「大國和平崛起」與「孔子學院」林立的情況下,其實有更多是值得在這個中國大成長背景下必須思考的….

北歐成為新顯學

雖然有報導曾經指稱,平均人均產值不高而且工業化程度也不高的不丹,可是全球快樂指數名列前茅的亞洲國家,但這樣的報導或許距離生活難以離開電腦與手機的我們來說,其實有些遙遠,或許迫於生活壓力,或是出自於對競爭力的焦慮,那種看似寓言似的報導,大家只能羨慕….除了羨慕還是羨慕,因為放棄現有的生活環境、工作、學業,對於個體來說其實可能性極低,至於像是司馬遷之輩的「壯遊」可能更是遙遠,但在我們所接觸的汽車業中,北歐確實是一個我們比較能夠在產品上接觸,但在心理上依舊遙遠的國度….

其實,常常有產品強調所謂北歐式的設計,不外乎人性化、簡潔、優雅,在新書「ICE北歐魅力」中更點出ICE三大要素,包括Intelligence智慧、Creativity創意與Elegance優雅等等,就是世人對於北歐生活體驗文化語言產品等等特質,抽絲剝繭之後的最大公約數,而IKEA、NOKIA、B&O、VOLVO與SAAB等品牌,在我們的生活中也不難接觸,彼此領域不同,卻有一個代表的特質-用最近流行而被濫用的話來說-「低調奢華」已經不足以形容,重點是重視價值卻不過度凸顯奢華感,尊重材質本身的特色超過於賦予過多的人工,重視事情的本質而不是強調過度包裝後的娛樂性,而且尊重個別差異與適性發展,能夠創造出這樣的產品,或是每次大家去逛IKEA都可以充分感受的空間美感,背後正是時下已經成為新顯學的北歐學內涵。

文化內涵決定一切

華人有著接近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文化,內涵自是無庸置疑,不過面對由西方國家所發起的工業革命與資本主義,或許有各種不同的思維方式與詮釋語言,但在追求發展的同時,其實我們已經放棄許多東西,北歐學內涵中的人文主義,以及與自然和諧相處、重視環保的傳統,其實有不少是與原始中國思想相通的東西,只不過在「中國學」因為經濟爆炸性成長之下,成為市儈的商品,更成為許多商業活動往來必備的工具,甚至成為商業活動的本體,形體還在,內涵早就被形式化而稀釋…

講究謙虛,面對人事物與自然環境一切的謙虛,在當今的華人文化圈已經蕩然無存,追求功利主義、經濟效益、實質成長才能代表一切,更多喜歡名牌的華人新貴與消費者們,或許也很難體會居然有北歐當地的ROLEX就「低調」地位於麵包店旁,而目前華人消費比例不斷升高的LV名牌,居然在去年才進軍部分北歐國家(摘自「ICE北歐魅力」)…..這些華人難以想像的現象,卻是和諧地發生在北歐,就像以前著名的生活文學家歐陽應霽曾經在書中提過,唯有「實行減法」才能獲得自由,想想在我們的周遭,實行減法這四個字有多麼困難…..

狹隘的士大夫觀念,結合只有皮毛的資本主義,還有更多打著「中體西用」之名被引進卻也同時被「在地化」扭曲的所謂當代西方世界思維、典章制度、還有「德先生」及「賽先生」等等,其實都是我們沒有好好還原珍貴文化遺產,而且還無法真正以完全謙遜的態度向外透徹學習所導致的後果,當然我個人沒有到過北歐,也跟大家一樣偶爾接觸北歐產品,並且在隻字片語中體驗被組織的北歐,被抽絲剝繭的北歐,其實也不見得大家都適合照章學習北歐現況,但我們需要的是態度,而應該感謝的是有北歐這樣的典型可以讓我們有思考的空間…



   新聞列表(02/27/2007)
















   
▲TOP

AutoNet汽車日報 版權所有 禁止轉載 c 1996-2011 AutoNet.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2)2768-9907 Fax:(02)2749-287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