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3日 星期二
把這篇文章貼到Plurk噗浪 把這篇文章貼到twitter 把這篇文章貼到FaceBook
觀點:汽車;不只是一輛車!
AUTONET記者:葉毓中(04/15/2008)
字級設定:
 
在擁有悠久汽車文化的市場中,汽車代表的不僅僅是一個交通工具,背後更有相當深層的文化意向。
 
在一次車廠邀請的公辦試駕活動中,停在路旁拍攝車輛靜態照片的同時,路旁一對夫婦與小孩走過我們正在試駕的車款,端倪為何款新車之後,父親道出一句話:「TOYOTA的車最好啦!TOYOTA都不會壞。」(試駕的車款非TOYOTA)這一句話看似簡單,但背後的意思,似乎發人省思。

第一,TOYOTA在台灣的品牌形象,從過去以來,建立的十分紮實,且這紮實,不是來自於品牌形象的意向空談,而是藉由車輛實際的品質面,於消費者口耳相傳間所建立的根基,姑且不論現今反映出的品質面如何,至少在老一輩的用車族群中,TOYOTA似乎真的等同於「優異品質」。

另外一層,則道出了「汽車」此產品,於台灣消費者眼中的定位。從以前汽車的發展歷史看來,在許多擁有悠久汽車文化的國家地區中,汽車代表的不僅是代步工具,更是歷史演進的見證者、更是個人品味身分的外在代表、更是自身對於駕駛樂趣與需求的外在表述,絕非只是一個以方向盤操控四個輪子的金屬盒子,汽車,絕對不只是一輛車!

不懂?簡而言之,從過去人類的歷史發展以來,科技產物從沒有一個可與汽車平起平坐的相同對手,可以像汽車擁有如此複雜的文化情感與時空背景混雜在裡頭,舉例說明,1960年的太空時代,美蘇於太空科技面競賽,而當時美國品牌所造出的汽車,也往往融合有「火箭」、「飛艇」等影子,因此從汽車設計面,便可窺見當時的時代背景;其他如影響生活重要的近代科技發明,如電腦、如其他產物,便無如汽車般更深層的文化意涵。

但或許對於汽車的情感,也與當地汽車文化與汽車工業成正比,早在台灣還處在農業社會之時,歐洲許多地方,賽車運動早已成為大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議題,而當台灣街頭還沒有幾輛汽車的時候,歐洲許多地方便已有了相當深厚的汽車文化基礎,或許箇中的差異還具有許多複雜的歷史背景,但撇開此不談,汽車在不同的地區,所代表的含意就是不同。

以台灣為例,在大多數的消費者心中,就是一個可遮風避雨、可載著全家人出遊、可載回於賣場血拼的成果回家的一金屬工具,簡而言之就是一個「代步工具」,而對此工具最簡單的要求,就像你我買電冰箱、買吸塵器一般,只是價格貴了幾番,但最重要的,就是問題少、維修容易等審視條件,因此當路過的爸爸說出「TOYOTA的車最好啦!TOYOTA都不會壞。」此話,我一點也不意外。

這絕非批評台灣消費者的眼光低淺,會有此想法,就如同先前所述的,與汽車文化與汽車產業於當地的發展背景緊緊相扣,就如同現今的中國市場般,正值崛起時期,由於沒有深厚的汽車文化作背景,因此起出仍不脫「模仿」起家,「先求有、再求好」,可說是目前中國車市的最佳寫照,或許從台灣、美、歐等市場角度審視,會覺得相當可笑,但這的確為成長前所需經歷的過程。

回歸正題,一輛汽車,除了具有該有的機能以外,背後隱藏的意義,絕非三言兩語交代得清楚,如果你還是認為它只是一輛代步工具,我絕對不反對,但如果你有興趣一窺汽車工業的博大精深,不妨先從各家車廠的歷史開始研讀吧!

   新聞列表(04/15/2008)
















   
▲TOP

AutoNet汽車日報 版權所有 禁止轉載 c 1996-2011 AutoNet.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2)2768-9907 Fax:(02)2749-287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