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6日 星期五
把這篇文章貼到Plurk噗浪 把這篇文章貼到twitter 把這篇文章貼到FaceBook
日本痛車文化何時開始?
AUTONET記者:蔡致堅(01/14/2013)
字級設定:
隨著印刷技術月來越成熟,現在的車身彩繪種類和圖案也更為豐富,從過去僅能貼些字樣與簡單圖案,到現在幾乎是把車體當作畫布創作,只要想得到的都可呈現在愛車上,也因此在日本出現所謂「痛車」的新文化,並流傳到全世界,然而「痛車」到底是什麼時候開始興起?又為何多為動漫人物?

根據AutoNet汽車日報的了解,痛車文化最早可追溯至1980年代,由於高橋留美子的漫畫「うる星やつら」(福星小子)大受歡迎,不少動漫迷將女主角「拉姆」視為女神(宅男女神的始祖?),因此就利用噴槍將偶像給畫在車子的引擎蓋與車門上,但這又有非常大的問題,那就是日後若「見異思遷」,整輛車就必須重新烤漆,可數勞民又傷財,所以並沒有造成一股風氣。

但隨著1990年代1990年代卡點西德彩貼的問世,讓這群動漫迷可隨心所欲將偶像與愛車結合,並張和個人品味風格,2000年起則更因彩色大型輸出技術興起,連帶成為一股風潮,因此在日本痛車文化大行其道,動漫人物就成為最佳選擇。而為何選擇動漫人物而非偶像明星?根據痛車玩家的說法,偶像明星會老去,動漫人物可是能常保青春!且動漫算是日本的流行,自然就選擇這種題材。

其實台灣大約1960-1970年代也有痛車文化,但僅限於二輪機車,那就是不少機車的後輪都有林青霞、鄧麗君之類的擋泥片,相信這在我們兒時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記憶。

   新聞列表(01/14/2013)
















   
▲TOP

AutoNet汽車日報 版權所有 禁止轉載 c 1996-2011 AutoNet.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2)2768-9907 Fax:(02)2749-287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