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ISSAN日產汽車和HONDA本田汽車的合併案,就像去年台灣政壇的藍白合,誰都不願當副手,於是合作破裂,日產和本田的合併亦然。根據外媒報導,在兩家汽車製造商未能就合併條款達成一致意見後,日產已退出與本田的合併談判。而現在日產已經在尋找新的合作夥伴,其中一個潛在的候選者是先前傳出有意合作的台灣iPhone代工廠富士康,即台灣鴻海。
| |
|
本田和日產最初於 2024 年 12 月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為可能的合併奠定了基礎,並計劃在 2 月中旬宣佈更多細節。該交易原本應在 2026 年 8 月之前成立一家合資企業。然而外媒報導指出,當日產拒絕成為本田的子公司的提議,日產領導層並不同意,於是合併之事便隨之瓦解。
據日本媒體日經新聞的報導,日產汽車執行長內田誠上周四上午在東京舉行的一次會議中,親自將此一決定告知本田執行長 Toshihiro Mibe。與此同時,日本共同社報導稱,日產董事會已經在一天前的週三會議上做出了最終決定。
儘管全面的合併談判破裂,但本田並不排除未來與日產的合作,只是規模較小。消息人士表示,兩家公司可能仍會在電動車軟體和電池開發方面合作,但細節仍不清楚。
針對這一消息,雷諾發言人表示,該公司將「大力捍衛雷諾集團及其利益相關者的利益」。為此,日產和本田均未發表官方聲明。目前,兩家公司都堅持原定的計劃,即使在 2 月中旬宣佈討論結果。
隨著 600 億美元的合併案現在看來似乎不可能達成,日產汽車 正在尋找其他選擇來保持競爭力,尤其是在面對近期的財務窘況之後。路透社援引兩位未具名消息人士的話報導指稱,這家汽車製造商對與科技公司合作持開放態度,台灣的富士康將成為有力的競爭者。
據報導,富士康早在 12 月就表示有興趣收購日產,儘管當時與本田的合併談判正在積極進行。日產最初拒絕了這一提議,但消息人士稱,該公司仍在考慮與這家臺灣電子產品製造商建立某種形式的合作夥伴關係。
日產和富士康之間的合作可能會為這家日本汽車製造商提供急需的現金注入,尤其是日產在被迫裁員 9,000 人並將產量削減 20% 之後。而對富士康來說,與日產的交易可能有助於快速實現其在汽車業的雄心壯志。
| |
AutoNet汽車新聞APP即時推播通知
快下載iOS版》》Apple Store
Android版》》google Play
新聞列表(02/10/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