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到兼具實用和性能操駕的豪華性能房車,大多數人腦海裡最先浮現的應該就是BMW的M5,絕對是市場的指標,從第一代號E28的M5於1984年問世至今,共4個世代,歷經40年,每一世代的M5總是結合原創設計和先進技術領先 群雄。BMW原廠在2025年6月推出代號F90的全新4代M5,8月再推出睽違市場近20年代號G90的M5 Touring旅行車型。全新M5 被稱之為BMW品牌有史以來最強大的車款,零百加速3.5秒,旅行車型3.6秒,全車系更首度配備插電式油電複合動力系統,台灣於今日同步引進M5和M5 Touring,報價各為763萬和775萬。
| |
|
遵循著先前已發表最新的BMW M3的步伐,全新M5與BMW M5 Touring擁有較上一代更大的車身尺碼,車長 5,096mm、車寬 1,970mm、車高 1,510mm、軸距 3,006mm,M5 Touring車高較 M5 微增 6mm。M5擁有全新設計的車頭造型,包括加大的進氣口,使之更具侵略性。車側擁有寬闊的輪拱及醒目的側裙,還有格外突出的車身肌肉線條,足下配置前20吋、後21吋鍛造鋁圈,提供三種樣式風格選擇;車側經典造型元素:C柱的霍氏彎角(Hofmeister Kink)窗框折角處鑲嵌的專屬「M5」徽飾,搭配大面積車身同色烤漆塗裝,成為全新M5 Sedan車型的專屬識別象徵。
比照iX電動車型,車頭配置飾光水箱護罩,並搭配燻黑造型頭燈,另外還有不同於一般5系列的黑色高光澤外觀套件,包括水箱護罩格柵、後視鏡外蓋、窗框以及後擾流尾翼,均呈現亮黑的質感。M5也標配全景式玻璃車頂,另可選配輕量化的M碳纖維外觀套件,包含碳纖維車頂、後視鏡蓋及後擾流尾翼,為車身減重約30公斤,而M5 Touring同樣標準配備全景式玻璃車頂。車尾也是全新的設計,配上顯著的垂直排列的反光板,加上左右雙出四個直徑100mm的圓形排氣尾管。
M5座艙結合經典M Car的設計語彙,並運用LED照明技術營造科技氛圍,如環繞光幕,以及隱藏式出風口整合M識別色彩動態環艙氣氛燈。平底方向盤為M款新造型結合M Nappa真皮包覆, 12點鐘方向有紅色的標記、左側降檔撥片BOOST CONTROL功能以及首見的兩側發光紅色M車輛動態設定快捷鍵(M1/M2),為提供車主激烈操駕最快捷的操控介面,此外,車室頂篷也標配Alcantara黑色麂皮包覆。
雙前座M跑車座椅搭配Merino真皮包覆的內裝,包含通風加熱功能搭配專屬M5發光字樣、M碳纖維飾板、M專屬中控區域搭配M字樣控制旋鈕以及整合M識別色彩的BMW環繞光幕及隱藏式出風口。
M5座艙採用BMW Operating System 8.5作業系統,儀表台結合12.3吋虛擬數位儀錶與14.9吋中控觸控螢幕,中控內建AR擴增實境導航與BMW智慧語音助理2.0。標配Bowers & Wilkins頂級音響系統,具備18只揚聲器和655瓦功率的擴大機,帶來劇院級沉浸音場。
M5與M5 Touring動力首度導入源自利曼賽車技術的BMW eDrive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結合4.4升M TwinPower Turbo V8引擎與電動馬達,透過M Steptronic運動化八速手自排變速箱以及M xDrive跑車化可調式四輪傳動系統,綜效動力輸出最大達727匹德制馬力,扭力峰值1,000牛頓米。標配M運動化差速器可主動調節後輪左右0-100%的扭力分配,無論起步加速、動態過彎、後輪打滑或轉向過度時皆即時介入,確保在凹凸路面或碎石地形下仍維持靈巧而穩定的行路表現。
M5與M5 Touring配備多項專為賽道駕馭情境而設計的專屬系統設定,讓駕駛者在每一段彎道與直線加速中,都能精準掌控、釋放潛能。標準配備M專業賽道駕駛系統可在M Mode中選擇TRACK 模式,啟用後將簡化儀錶與中控螢幕顯示內容,突顯關鍵駕駛資訊,讓駕駛者專注於動態操作,進入純粹競技狀態。
BOOST CONTROL 動態彈射功能則可提供瞬間爆發力,車速介於30至150 km/h之間,長按左側換檔撥片即啟動 BOOST 模式,儀錶顯示「BOOST」字樣,踩下油門即刻釋放最大動力輸出,提供持續10秒左右的即時加速,特別適合彎道出口或高速超車時使用。M運動化排氣系統擁有電子控制閥門,結合高轉速V8引擎與四出尾管,提供澎湃的排氣聲浪。
M5與M5 Touring搭載22.1kWh高壓鋰離子電池,平鋪式佈局於底盤,除有助於降低車輛重心,亦帶來更出色的操控穩定性。在純電模式下BMW M5最高續航里程可達69公里,M5 Touring則為67公里,純電行駛最高時速可達140km/h,支援最高11kW交流充電。
首次應用於BMW M5車系的M HYBRID混合動力模式按鈕,根據駕駛情境智慧切換動力來源,滿足從賽道奔馳到市區通勤的全方位需求:「HYBRID預設模式」將依據車輛設定,由系統智慧判斷最平衡的動力分配方式;想要以家用充電滿足日常短程通勤,車主可以選擇「ELECTRIC純電模式」,純電行駛下將提供至多69公里的續航力;「eCONTROL模式」則將主動式動能回充系統的效用發揮至最大,全力補足高壓電池電量,為接下來的電能之旅作好萬全準備;BMW首次導入的「DYNAMIC動態模式」讓引擎持續運轉,同時預先啟動冷卻系統,確保車輛長時間提供穩定一致的高動力輸出;同樣是全新導入的「DYNAMIC PLUS極限動態模式」時,引擎與冷卻系統將全力運作,使車輛能在短時間內維持最強力輸出狀態,最適合在激烈操控的賽道上使用。
為確保動能系統長時間穩定輸出,全新世代BMW M5與M5 Touring搭載智慧熱能管理與高效能冷卻迴路,包含低溫與高溫雙系統設計、渦輪冷卻專屬散熱器以及高壓電池獨立降溫裝置,不僅有效提升動力系統耐久性,更能於長距離行駛或賽道激烈操駕時,維持高效且穩定的性能表現。
M5與M5 Touring底盤結構強化,透過前鋁合金雙A臂、後鋁合金多連桿懸吊系統與M專屬幾何設定,大幅增加車輛剛性並提升過彎穩定度。全車系也首次搭載整合式後軸轉向系統且為標準配備,最大轉向角度可達1.5度,讓車輛在高速行駛時保持舒適與穩定性,而在低速如進出停車位或狹窄通道時更加敏捷靈活。M跑車化電子懸吊系統透過多組感測器偵測路面與車身狀態,並提供Comfort、Sport與Sport Plus三段阻尼模式,可因應不同用車場合的駕乘需求。
煞車採M複合式煞車套件提供前六活塞固定式卡鉗及410mm前碟盤,並有藍色、紅色及黑色卡鉗可供選擇、後單活塞浮動式卡鉗配置,另外可升級金色塗裝的M碳纖維陶瓷煞車系統(減重約25公斤),有效提升制動穩定性與連續高負載下的耐用表現。
BMW M5年表
1984年|E28 BMW M5:首度以賽車技術結合豪華房車,搭載來自M1的直列六缸引擎,成為當時全球速度最快的四門轎車。
1988年|E34 BMW M5:引擎排氣量最大提升至3.8升,並且推出首款M高性能Touring車型,開創BMW M品牌全新領域。
1995年|E39 BMW M5:首次搭載V8自然進氣引擎,並導入電子油門與更精緻的底盤設定,同時換上專屬保桿及後下擾流設計,大幅提升車型辨識度與外觀侵略性。
2005年|E60 BMW M5:搭載5.0升V10自然進氣引擎與七速SMG III變速箱,致敬F1技術巔峰,是史上唯一使用V10引擎的M5,並且推出代號E61的第二代M5 Touring。
2011年|F10 BMW M5:首次採用M TwinPower Turbo V8雙渦輪增壓動力與雙離合變速箱,加入許多尖端電子駕駛科技,讓M5車系正式由「機械猛獸」轉變為「智慧性能旗艦」。
2017年|F90 BMW M5:導入M Steptronic八速手自排變速箱以及M xDrive可調式四輪傳動系統,首次實現後輪驅動與四輪驅動之間自由切換,。
2025年|G90 BMW M5/G99 M5 Touring:第七代M5首度導入BMW eDrive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結合電能與V8渦輪科技,動力輸出表現大幅提升,並同步推出第三代M5 Touring車型。
| |
AutoNet汽車新聞APP即時推播通知
快下載iOS版》》Apple Store
Android版》》google Play
新聞列表(05/02/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