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3日 星期一
把這篇文章貼到Plurk噗浪 把這篇文章貼到twitter 把這篇文章貼到FaceBook
博世憑藉其科技領導者實力策略 2030:邁向遠大目標
AUTONET記者:編輯部(05/09/2025)
字級設定:
博世集團野心勃勃地持續推動策略 2030(Strategy

2030)以強化其競爭力,儘管過去一年市場環境明顯阻礙其業務成長動能:博世集團 2024 年總營業額為 903 億歐元,較前一年衰退 1.4%,經匯率影響調整後實質衰退約 0.5%。營業息稅前利潤 (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es, EBIT)為31 億歐元(2023 年為 48 億歐元),息稅前營業利潤率為 3.5%。博世集團執行長暨董事會主席 Stefan Hartung 在公布集團年度數據時表示: 「我們在 2024 財政年度顯著改善了成本、組織架構以及產品組合,專心向我們極具野心的目標前進,追求持續成長並加強財務獨立性。我們的策略 2030 為集團確立明確的方針,尤其是在全球動盪的時期,我們目標是在五年內成為核心市場的前三大供應商。」企業策略也反映在博世的財務目標上: 在 2% 到 3% 的正常通貨膨脹率下,博世的目標是在 2030 年前達到平均 6% 到 8% 的年成長率。2025 第一季,博世營收較前一年,經匯率影響調整前後皆成長 4%。博世集團 2026 年的目標利潤率仍為7%。Hartung 認為,鑒於全球動盪,尤其是來自亞洲的競爭明顯更加激烈,這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任務。他表示:「我們將繼續致力於成本與結構的改善,並專注於可獲利的業務領域」。博世已宣布在多個業務領域進行組織調整與縮編,以強化其競爭力。博世正與員工代表持續溝通,並希望盡快達成協議,以正式開啟程序。「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在多變的市場環境中把握契機,包含突然湧現的商機。我們不能再拖延,否則會進一步削弱我們的競爭地位

推動創新:挹注 2.5 億歐元投資新創公司

博世憑藉自身優勢,在現今市場和科技轉型中成功脫穎而出。Hartung 解釋:「作為全球科技領導者,我們全力以赴,大膽發揮高度創新能力等優勢。即使在不利的環境中,也將為我們帶來無數未來契機。」據分析機構 Clarivate 統計,僅在過去一年間,博世即註冊逾 6,700 項專利,為全球最具創新能力的百大公司之一。博世也將與新創公司的合作視為主要成長刺激。博世集團作為歐洲最大的企業創投投資人之一,日前甫宣布將設立全新創投基金:將由子公司 Bosch Ventures提供約 2.5 億歐元的資金。Hartung 表示:「對新創企業的投資一來可促進企業與社會的科技進步,二來我們的事業單位也能受惠。同時,創新也是國家經濟成長的重要動能。」

永續發展:儘管全球經濟動盪,仍持續更新 CO2 目標

在政治方面,誠如整個產業,博世正見證世界秩序正逐漸脫離正軌。Hartung 表示:「我們的商業環境目前正歷經重大的動盪,全球經濟的自由貿易正承受著龐大壓力。」鑑於德國新政府上任,Hartung 強調新債並不能免除任何人盡可能撙節的義務。Hartung 表示:「十億歐元的財政方案應特別投資於計劃中的改革政策。」博世集團宣佈全新範疇三的減碳目標,強調縱使全球動盪不安,氣候行動仍不可忽視。 Hartung 解釋,博世的目標是在 2030 年前進一步降低博世直接影響範圍以外的碳排放量,例如產品使用所產生的碳排放量。無論其成長目標為何,博世都希望屆時相對應的二氧化碳減量目標能加倍,相較於 2018 年,減碳目標自 15% 提高到 30%1。Hartung 指出:「氣候變遷不會因為當前有其他需要處理的全球經濟挑戰而消失,永續發展仍是博世的首要任務。」

2025 財務年度:不確定性中的成長契機

鑑於全球貿易的動盪發展,博世認為本年度的展望充滿不確定性。額外關稅的後續效應,以及歐洲與德國基礎建設投資可能造成的經濟影響,也讓前景更難以預測。博世仍預期今年全球經濟將溫和成長 2.25% 至 2.75%。博世集團財務長暨董事會成員 Markus Forschner 表示:「我們需要更加努力以確保成本競爭力,並透過投資、創新與收購,推動我們的成長策略。博世將持續推展成功的區域化策略。拉近與客戶的距離對現在和未來的我們都很重要。」今年,儘管核心市場疲弱,市場環境仍然艱難,博世仍期望達成 1% 至 3% 既有事業的營收成長目標。儘管預期獲利將再度受未來重要科技的高額前期投資及組織重整的影響,相較 2024 年,博世集團仍可望大幅改善息稅前營業利潤。Forschner 表示,若江森自控與日立部分業務的收購計畫預計今年年中完成,2025 年的總營業額可望增加一至兩個百分點。2026 財務年度將首度完整納入博世集團的合併報表中。

交通移動:軟體與氫能創新科技

在交通移動領域,博世預期電動交通、氫能與軟體定義汽車的發展將可刺激成長。Hartung 表示:「交通移動的未來將由軟體定義,身為汽車製造商的合作夥伴,我們希望持續引領趨勢。」博世日前於上海車展中展出一系列創新科技,包含分別是用於入門、中階及高階車款的三種駕駛輔助模組化系統,以及具備 AI 人工智慧功能的座艙車用電腦。在電動交通領域,博世今年將再投產 50 個專案,主要分布於歐洲和中國。Hartung 說:「氫能引擎是未來的重要科技之一。氫能動力系統在行駛過程中不會排放二氧化碳,尤其適用於重型非公路卡車以及需要強大動力的建築和農業機械。」日前在漢諾威工業展中,博世首度展出氫氣電解廠的核心:Hybrion 電解電堆,博世預計 2030 年,在該市場的營業額將達數十億歐元。

消費性產品:聯網與電池便利性再提升

即使在低迷的經濟情勢下,博世仍預期新的客戶需求將為消費性產品業務帶來重要的成長契機。在電動工具領域,博世著重於擴充無線充電式電動工具的產品組合,並針對電工等商用客戶推出無線液壓工具等產品。Hartung 表示:「博世在 2024年已大幅增加新品數量,今年,我們將大幅加速拓展電動工具的產品組合,預計推出約 90 款新產品。」其中,博世正積極迎接新的家用電器 Matter 聯網標準:今年,博西家電將推出的新款冰箱為市場上第一款具備 Matter 功能的家用電器,具備快速、簡單且安全的跨品牌聯網功能。Hartung 表示:「博世正著手在非洲大陸設立其第一座家電工廠,並投入生產製造,以滿足區域需求。」博世期望此座位於埃及的新廠房每年將為非洲和中東的客戶最多可生產 35 萬台烤箱。

工業科技:軟體推動製造業

在工業科技業務領域,博世預期訂單量將趨於穩定,並持續追求在下個十年初,僅軟體及其相關服務營收即可達到約十億歐元的目標。邁向此目標的其中一步,就是提供全方位的數位服務,例如能簡化並加速工業液壓產品的維修與保養的Hydraulic Hub,進而提高機器適用性。Hartung 表示:「我們也將繼續在工業科技領域推動軟體發展。我們的客戶可受益於博世用戶間的銷售,以及自身製造經驗整合下的實力。」此外,電池、半導體及消費性產品等成長領域的生產製造自動化也將成為未來焦點。博世力士樂近期於漢諾威工業展中展出如工業與行走應用的電氣化等眾多能源轉型的創新產品。

能源與建築科技:拓展暖通空調業務

在能源與建築科技領域,博世預期收購江森自控與日立暖通空調(heating,ventilation, and air-conditioning, HVAC)業務計畫將帶來可觀業務成長。Hartung 提及預計於今年年中完成的收購計畫時表示:「我們希望躋身全球暖通空調科技領導供應商。我們預期此次收購將帶來強勁的成長動能,特別是在北美和印度。」博世首度在 ISH 法蘭克福衛浴及冷暖空調設備工業貿易展中,展出的新型混合式熱泵系統(多合一加熱),可作為獨立的瓦斯或燃油冷凝鍋爐使用,或結合室外熱泵裝置,甚至可改裝為僅使用電力。在建築智能科技領域,博世更加專注於系統整合業務的努力已初見成效,而先前亦透過收購強化其自動化業務。在所有這些領域中,一個重要的成長槓桿就是人工智慧的運用:例如,野火偵測解決方案能夠及早偵測森林大火。氣體感測器能偵測煙霧氣體,並將 AI 人工智慧演算下的氣體資訊以及無人機收集的相關訊息,提供給緊急應變機構。

2024 財務年度:未來主要投資,自由現金流為正

儘管息前稅前利潤較低,博世集團 2024 年的自由現金流仍達營收 1% 的目標,為9 億歐元(2023 年:22 億歐元)。Forschner 表示:「博世集團審慎的財務政策確保財務彈性,因此得以進行大規模的收購與投資。僅在過去五年間,博世集團對未來重要領域的投資總額約為 570 億歐元,以拓展其創新領導地位。2024 年博世集團研發支出達 78 億歐元(2023 年:73 億歐元),研發投入比重維持在集團年營收 8.6% 的高位階(2023 年:8.0%)。2024 年資本支出微幅下降至 51 億歐元(2023 年:55 億歐元)。合併現金流量表的流動性為 82 億歐元(2023 年:74億歐元);股東權益比則為 44.3%(2023 年:44.2%),突顯博世集團財務穩健。

2024 財務年度:各事業群業務營收表現

2024 年博世集團的四大事業群皆都受核心市場疲弱發展影響。由於全球汽車產量下滑,交通移動事業群去年總營業額為 558 億歐元,較前一年衰退 0.7%,經匯率影響調整後後則實質成長 0.2%,息稅前營業利潤率為 3.8%(2023 年:4.4%)。工業科技事業群去年的營業額為 64 億歐元,年減 13%,匯率影響調整後實質衰退12.5%,主要源於歐洲、北美和中國等主要市場的建築和機械業下滑幅度超出預期。該事業群的息稅前利潤率為 1.2%(2023 年:9.1%)。消費性產品事業群營收成長 1.6% 達 203 億歐元,調整匯率影響後,實質成長 2.9%,息稅前利潤率則為 3.5 %(2023 年:4.5%)。能源暨建築科技事業群去年營業額為 75 億歐元,由於歐洲供暖業務疲弱,年減 2.7%,匯率影響調整後則為較前一年衰退 2.6%,息稅前營業利潤率為 4.9%(2023 年:9.0%)。

2024 財務年度:各區域業務營收表現

博世對主要市場的疲弱感受尤以歐洲地區最深,營業額年減 4.9%(匯率影響調整後年減 4.6%)至 445 億歐元。博世集團的營收在其他地區則較前一年成長:美洲地區成長 4.8%(匯率影響調整後實質成長 5.7%)至 178 億歐元,亞太地區成長0.7%(匯率影響調整後實質成長 2.8%)至 280 億歐元。

AutoNet汽車新聞APP即時推播通知

  快下載iOS版》》Apple Store

  Android版》》google Play

   新聞列表(05/09/2025)

05/09/2025新聞標題
記者
速度與藝術交融,BMW於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展出台灣藝術家創作的M3 Competition藝術車
趙惠群
KIA推出全新內燃機動力的多功能休旅Carens Clavis,造型更像一台純電動跨界休旅
趙惠群
現代汽車為中國市場打造風格特異的純電休旅Elexio,具備700公里的最大續航里程
趙惠群
TEAM YULON!裕隆集團籃球隊SBL總冠軍三連霸!
編輯部
博世憑藉其科技領導者實力策略 2030:邁向遠大目標
編輯部
RANGE ROVER EVOQUE 都會魅影版全新上市
編輯部
LEXUS小小智能造車王 用micro:bit從零開始設計你的專屬智能小車,限額報名中
編輯部
Skoda 三大熱門車系優惠活動開跑! 零頭款低月付
編輯部
三菱今與鴻海簽署合作備忘錄,將由鴻華先進為日本三菱開發生產電動車並於 2026 年下半
趙惠群
VOLVO宣告XC70重返車市但變身成為一台插電式油電SUV,最大續航里程達到200公里
趙惠群
借力使力! 三菱將以日產新世代Leaf為基礎打造電動休旅並於2026年夏季北美上市
趙惠群
Jaguar Land Rover挑戰2026世界拉力錦標賽的Defender Dakar D2X-R 原型賽車完成首次測
趙惠群
TOYOTA TOWN ACE廂型車安全防護進化 汰舊換新價48.9萬元起
編輯部
勞斯萊斯汽車台灣總代理盛惟 榮獲2024年度大中華區三個獎項殊榮
編輯部
「沒有車號」的欠費通知 都是詐騙! 「eTag停車」辦起來 不會欠費、不怕詐騙
編輯部
Kia全台最大據點,南台中3S展示中心盛大開幕!
編輯部

   05/08/2025

   05/12/2025
















   
▲TOP

AutoNet汽車日報 版權所有 禁止轉載 c 1996-2011 AutoNet.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2)2768-9907 Fax:(02)2749-287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