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大多數人都投入SUV的車主行列的時候,不管車是吃油的或來電的,仍有許多人堅守操駕動感十足的掀背車或四門房車,BMW旗下1系列正是當今車壇人氣不衰的非休旅類車款。根據英國車媒所做的匿名調查數據,1系列的買家都是屬於「精神抖擻型」的駕駛,相信動感操駕是1系列吸引買家的最大特色,代號F70的2025年式新世代1系列11月底在台發表,我們在第一時間試駕,它在視覺上變得更活潑時尚,座艙科技也大幅躍升,重點是它比以往更具操駕動感,挑戰彎道具有更敏捷沈穩的運動性能。
| |
|
依配備和動力的不同,BNW總代理汎德共導入120 Sport、120 M Sport與M135 xDrive三車型,售價分別為155萬、183萬及268萬。而我們此行試駕的是外觀加了M Sport空力套件和內裝多了一些M Sport裝飾元素與配件的中階120 M Sport。
1系列從第一代推出至今已有20年歷史,全球累積售台數超過200萬台,新一代BMW 1 系列將在BMW集團位於萊比錫的工廠生產。為維持競爭力,BMW打破過往4年一小改,7 或8年一大改的規律, 代號F40 的3代1系列是在2019年才推出的,今年應該只是中期改款推出的時候,但今年6月4日BMW原廠發表代號F70的「全新4代」的1系列,雖然底盤平台結構不 變,仍為原來前驅的UKL2 平台,但整體視覺和機械方面的變化劇烈,幅度之大已超打乎小改款的格局。
此次1 系列大改款變動最大的莫過於它的外觀,儘管它大抵上是以現役3代1系列為基礎而進行修飾,但卻帶給人全新的視覺衝擊。全新1系列的車身比例做了更細膩的調整而更加勻稱,包括修長的引擎蓋向後斜傾的座艙、動感流暢的車頂線條和強勁的車尾設計。車 身尺寸大抵沒變,但五門車型的尺寸僅略有變化,車長增長42mm,達到4,361mm,軸距同樣是2,670mm,車寬不變仍為1,800mm,車高增加了25mm,達到1,459mm。
車頭設計部分,可以看到它換上更圓弧且纖瘦的車鼻,加上後掠式燈形的車頭燈具備更銳利、更有棱有角的燈罩切面。標配的LED 頭燈採用引人注目的雙垂直燈條,構成日行燈和方向燈。另外可選配結合無眩光功能的矩陣式遠光燈、彎道燈與藍色裝飾的主動式 LED 頭燈。
寬大的雙腎型水箱護罩變得比較寬扁,格柵也不是原來直列式設計,而是直列與斜置對角線並存,頗具時尚感,而外框改採霧面鍍鉻飾框,中央分隔部分則是融入水箱護罩格柵,構成一個大型通風面板,同時還內置駕駛安全輔助系統的傳感器和雷達。另有全新的前保桿,氣壩進氣面積加大且更寬闊。保桿兩側是垂直式氣簾,強化車頭的力量感。
車側採用更鮮明立體的車身線條搭配前低後高的上揚設計,跑格十足,肩線下移到車門下方,腰線則微微上移,讓車側從車頭延伸後車門,呈現出更有活力的輪廓。車側造型變化最顯著的莫過於C 柱上的浮雕數字「1」,移到位於後輪正上方的品牌最經典的設計元素──霍氏彎角(Hoffmeister kink)之內。頂規性能車型M135配備19吋圈胎,120和120 M Sport都是配備18吋鋁圈搭配225/45R18規格的配胎。
新款 1系列的車尾則是經過了更細微的改造,尾門反件凸凹凸有致,更顯現飽滿的張力,全新的尾燈具有更強大的聚睛效果,大改造的 3D立體LED 尾燈組,加上十分顯眼的雙L的燈形,夜間視覺效果更加強烈,另外也有全新的後保桿,比照側裙採亮黑塗裝的飾板,並整合下擾流,頗具跑車的況味。尾門上也依BMW新的車名命名方式,換上新的車銘牌,取消車尾的i字,未來i是電動車的專屬,因此,我們試駕車銘牌為120而非過去的120i,而頂規的M135也不再是M135i,此外,銘板的 1字體加大,也是為強化大家的視覺印象。
座艙採全新簡約俐落的時尚設計並結合光影變化,加上科技化的鋪陳,非皮革棕灰黑的環保面料和細膩的飾板環艙包覆與點綴, 儀表台採隱藏式空調出風口,儀表台左右兩端和中控台空調出風口上方,配置融合車內氣氛照明的全新「光影飾板」,氣氛照明共有15種色調可供選擇,或可依駕駛模式不同而變換色彩,營造前衛神祕的氛圍,試駕車款還配備M Sport套件,儀表台右側有代表M運動風格的三色縫線點綴。而M駕駛座踏板組、M款的門側踏板與M的照地燈也都是標配,而全車系內裝有黑色系、棕色、紅/黑雙色組合等色調的選項。
儀表台換上一體式曲面螢幕,整合 10.7 吋資訊娛樂系統主螢幕和 10.25 吋數位儀表。門側面板和扶手的設計,似乎重現了車門的上揚摺線的概念,呈現前低高的設計,音響揚聲器外蓋也有著類似於水箱護罩的橫格柵裝飾。
1系列換上全新的三輻式M運動化方向盤,有著厚實的皮革包覆,並結合縫線,方向盤左右配置和i5等電動車相似、結合滾輪的簡約且多功能的按鍵,前方有換檔撥片,左側撥片一如BMW家各車款,具有Boost 瞬間加速功能。
比照BMW家族所有成員,全新1系列換上全彩高清且顯示功 強大的10.25吋虛擬數位儀表,所有資訊顯示都十分簡明扼要,而且排列邏輯十分合乎人性化,可以直覺式判讀,儀表右下有三個選項,包括三種儀表版型風格中央顯示區顯示資訊選擇和HUD抬頭顯示區的選擇設定,皆是透過方向盤右側功能按鍵設定選擇。中央顯示區可切換顯示個人偏好與習慣的資訊,如車速、油耗、駕駛丹全輔助系統、地圖、多媒體、G值等。
前擋配置抬頭顯示器,是中階以上車型的標配,它有較大的顯示畫面,讀取輕鬆,而且有著明晰而易懂的介面,可同時顯示車速、駕駛輔助系統、導航方向及地圖和中控多媒體等訊息,顯示也有三種畫面模式可依駕駛個人的偏好選擇設定。
中控資訊娛樂系統配置10.7 吋高解析度螢幕,並且比照BMW新世代車款,導入最新版本的OS 9作業系統,比 BMW家族大多數成員使用的 OS 8.5 軟體更先進,結合 Quickselect 螢幕快速功能的新技術。按BMW說法,此系統讓座艙持續的數位進化,減少了前座按鈕和控制鍵的數量。
中控採用和手機十分相似且大多數人能都能快速適應上手的新一代圖像式介面,駕駛能以更直覺的邏輯進行操作。舉凡我們所熟悉中控所功能,如藍牙、影音娛樂、AR擴增實境中文化導航、360度環景攝影、智慧語音助理2.0,以至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無線的智慧手機連結,都一應俱全。除了多媒體和藍牙通訊,大多數系統的設定與調控,因為全面觸控化,全部整合在中控螢幕內,包括充電系統管理與設定,也在中控螢幕內觸控完成,包括充電時間套電量的設定等。
作業系統也導入Zero-layer概念,也就是所有功能直接在最上層頁面即可觸控操作,利用手指觸控滑移最左的QuickSelect快捷選單視窗,如此就能切換不同的功能畫面,像是手機連結、導航資訊、車輛狀況、天氣等,而操作完全直覺而不需思考。
另外也標配「My Modes」整合式行車模式切換系統,不同模式下有不同的風格與功能表現,包括螢幕、顯示資訊、氛圍照明,內建個人化、運動、節能、躍動、放鬆、數位藝術和新增的「寧靜」模式等七種模式,「寧靜」模式,將車內聲音、燈光、顯示資訊的干擾降至最低。
中央鞍座前方配置手機無線充電板和放置平台、雙置杯架,以及12V電源、兩組Type-C的 USB插槽。因應1系列屬於個人化操駕為優先的車款定位,所有主要操駕與調控的界面,全都緊密且集中地整合在鞍座上的面板模組內,包括線傳電子式排檔桿、電子式手煞、駕駛模式、環艙監視、車輛設定、音響音量調整滾輪中控、My Modes功能等功能,非常就手且可以直覺操作。
中央扶手下較長且深的置物箱具有不錯的收納功能,門側也有雙置物空間,包括扶手後方和下方,前座手套箱雖不是寬大,但深度充裕,收納還是相當好用的。
全新設計的運動風格座椅,以Vegenza透氣皮質打造,座椅版型花俏並具備突出的包覆性,身體與腿部兩側都有特別加大的包覆設計,但不會讓人覺得太過緊繃而不舒服,而座椅的支撐性也很優異,尤其是腰部支撐,而雙前座腿部也有可伸出的手動式腿靠支撐,雙前座皆電動可調同時都具附兩組記憶功能。
前座乘坐空間相當寬敞,而後座附獨立空調出風口,並也有兩組Type-C的USB插槽,過往1系列後座乘坐空間比較受限,由於新的平台,後座腿部空間有較明顯的改善,頭部也沒有壓迫感,但後排座椅不可後調整傾角,比較直挺一些。而後座底板中央隆起較高,三人乘坐不如兩人乘坐來得寬裕。
由於加了48V輕油電系統,它的電池放在行李廂內,犧牲一些置物空間,五座模式下,行李廂置物空間僅只有300公升,只有透過40:20:40立米立米魚後座前傾打平,置物空間可擴增為1135公升,而前傾的平整度也相當不錯,底板下方也剩一點置物格,尾門門檻和底板幾乎完全平整,另有標配的感應式電動尾門的加持,取置物相當方便。
在原有已十分完備的主被動安全配備之外,此次改款,1系列的主動安全輔助科技做了進化,終於將以往所缺的主動車道維持輔助補足,加上主動車距和定速控巡航制系統,符合Level 2標準的半自動駕駛輔助功能,另外,試駕車款還追加變換車道輔助機能,在半自動駕駛輔助狀態下,打方向燈,系統便會依路況自動變換車道。
4代 1系列擁有三款車型與兩種動力選擇, 全車系也改為標配的七速 Steptronic 自手排變速箱。120車型以1.5 升三缸渦輪增壓汽油引擎結合48V輕油複合動力技術,最大馬力156ps,最大扭力240Nm (24.5 公斤米),按官方數據,它的時速0到100公里加速僅需7.8秒。
儘管只是三缸引擎,但實際駕馭過程中,一點也不會讓人覺得它的動力不足,48V高效複合動力系統,起步加速抑制了渦輪遲滯,也提供輔助動力輸出,讓車子在大多數轉速範圍內,它的扭力始終維持高亢,具有寬廣的扭力高原,而油門反應也十分敏銳,開起來備覺衝勁十足。切入S 檔或利用手動操控換檔撥片,整個動態表現更加激進而有趣。長按方向盤左側換檔撥片,啟動Sport Boost衝刺加速功能,會有持續10秒的爆發式加速,帶來火辣的速度感。
原本1和2代1系列採不同於同級掀背車的後輪驅動,但3代則改為前驅底盤,4亦是如此。雖是前驅,1系列仍具有近似後驅的運動特質,扎實的底盤加上運動化的懸吊,120 M Sport具備十分沈穩貼地的動態表現,加上主動式懸吊(降低車高8mm),在進出彎道時,車身更能維持優異的支撐與平衡,搭配靈活的轉向,全車仍具有高度的駕馭樂趣指數。
而對於更積極的買家,強調性能表現的 M135 xDrive會更有趣味,配置代號 B48 的 2.0 升 4 缸渦輪增壓引擎本體,配上運動化 7 速 Steptronic 雙離合器自手排,最大馬力300 ps,最大扭力 40.8 公斤米,馬力雖比前代少 6 ps,扭力也降了 5 公斤米,但時速0至100公里加速僅需 4.9 秒,和比一代只差 0.1 秒。而它也改採經過調的M 底盤,加上輕量化 M 套件、M 複合煞車系統、運動化轉向及智慧型 4 輪驅動,開起來自然是比120強悍許多。
| |
AutoNet汽車新聞APP即時推播通知
快下載iOS版》》Apple Store
Android版》》google Play
新聞列表(12/16/2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