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3日 星期五
把這篇文章貼到Plurk噗浪 把這篇文章貼到twitter 把這篇文章貼到FaceBook
觀點:節能減碳、淨化環境∼並非能不能,而是要不要!
AUTONET記者:Vincent(05/08/2012)
字級設定:
油電雙漲,將帶來重大的民生衝擊,包括物價上漲、經濟停頓。無庸置疑,這絕對會衝擊多數人的生活,而引起極大的民怨。可想而知,人民絕對要政府先檢討中油與台電的財務問題,同時抨擊政策問題。沒錯!從各類報導顯示,個人想「轟」的部分還不僅止於中油與台電的營運問題及「官官相護」的政治陋習,其他部分如汽油稅也是一個不合理的政策。然而在砲轟之餘,個人還是要說,如果每個人不能朝向「節能減碳」方向前進,降低能源開銷,減少對於油、電、水、天然氣等能源的依賴,那麼往後的生活將會令人愈來愈痛苦!

舉個簡單的例子:台灣是自行車與電動單車的生產大國,但是先進國家中,騎自行車上下班最普及的國家是日本,有人說日本氣候比較涼爽,適合騎單車,但事實上,日本春、秋、冬三季的氣溫,對台灣人來講可說是「冷得要命」!但是為了降低交通費用的支出,許多日本居民依然選擇騎單車出門,台灣南部雖然熱的要命,北部則是經常下雨,但是看看日本人對於寒冷與體力的承受度,氣候問題這並不足以當作不能騎單車出門的藉口!重點是有沒有這樣的節能共識與生活文化。

目前台灣生產的電動單車,幾乎都是銷往歐洲國家,當地因為平均交通距離比日本長,加上許多地區充滿爬坡路段,不可能要求人人都具備環法賽選手的爬坡體力!所以使用電動單車比較實際。但是在台灣,看到滿街的摩托車、高密度的計程車,這都是先進國家看不到的景象,而日本、德國或美國這些汽車生產大國,儘管車價低廉,其政府反而以種種政策與法令抑制汽車數量的成長,以免造成更嚴重的社會與環保問題。

因此台灣能不能讓都會區的空氣品質提升?答案是可以的,除了要管制工業污染外,對於汽機車的數量與污染問題同樣要進行嚴格的把關,雖然有人說這會增加國民的痛苦指數,因為許多人必須要降低開車或騎機車出門的頻率,改以走路、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或是騎單車,不能有改裝排氣管或拆觸媒等舉動,從此不能享受「轟隆」作響的排氣聲浪。

但是,降低路上私家汽車、機車、計程車的數量,換來順暢的交通與清靜的空氣,也是另一種生活品質的提升,在馬路上與居家內也不容易聽到吵雜的引擎聲響,唯一要付出的代價,就是要耗費體能與忍受氣候的衝擊,對所有「好手好腳」的人來說絕對不是問題,重點在於要不要做而已,此外,還有一個「公平原則」,那就是要走路、要騎單車,大家都要騎,而不是當差的開大車,還有前導車開路與車隊護送,而死老百姓活該只能騎自行車!心態上的不平衡,也是節能減碳的一大阻力!

   新聞列表(05/08/2012)

觀點:節能減碳、淨化環境∼並非能不能,而是要不要! 觀點:節能減碳還是唱高調?















   
▲TOP

AutoNet汽車日報 版權所有 禁止轉載 c 1996-2011 AutoNet.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2)2768-9907 Fax:(02)2749-2872

▲TOP